"美国佬这回可把袋鼠国给坑惨了!"堪培拉国会大厦的走廊里,几个议员正凑在一起咬耳朵。他们手里攥着份刚解密的报告,上面白纸黑字写着:美国海军承认自家造船厂拉胯,答应卖给澳大利亚的核潜艇可能要黄。

这事儿还得从去年说起。当时美英澳三国勾肩搭背搞了个"奥库斯联盟",说好要帮澳大利亚整几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壮胆。澳大利亚政府乐得屁颠屁颠的,二话不说先打了16亿美元定金,相当于一百多亿人民币啊!结果现在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候选人达里尔・考德尔在国会听证会上摊牌了——咱家船坞现在每年只能憋出1.13艘潜艇,连自家海军都不够分,哪还有余粮卖给澳洲兄弟?

这位海军上将说得够直白:"要想按时交货,除非咱们造船速度翻跟头似的翻一倍!"可美国造船厂现在啥情况?就像个老牛拉破车,国会砸了57亿美元想给船厂打鸡血,结果三位海军少将联名吐槽:钱是花了,产能还是那副半死不活的德行。

最绝的是美国国会立的规矩——卖潜艇可以,但不能让自家海军吃亏。这就好比饭馆老板说"外卖可以送,但不能影响堂食",可后厨就两口锅,堂食客人都等得骂娘呢!澳大利亚前总理特恩布尔看得直跺脚:"明摆着要放鸽子,政府咋还装糊涂?"这位老哥当年跟法国签的常规潜艇订单被现政府撕了,现在看着美国画的大饼要泡汤,心里怕是早就骂了八百遍"早知今日"。

眼下澳大利亚就像个被套牢的股民。钱已经打了水漂,自家老旧的柯林斯级潜艇眼瞅着要退休,新潜艇却连影都没有。美国那边说要等到2032年才可能交货,英国帮忙设计的"奥库斯"级更要等到2040年。有军事专家掰着指头算过账:这中间空窗期要是真遇上事,难不成让海军划着皮划艇去巡逻?

更扎心的是数据对比。美国海军现在缺编25%的潜艇,每年要造2艘才够填窟窿。可实际产能就像便秘似的,一年挤不出1.5艘。要匀给澳大利亚的话,得把产量提到2.33艘,相当于让八十岁老头去跑马拉松,这不是要了老命吗?考德尔上将倒说了句大实话:"没有啥灵丹妙药,得靠歪点子加苦干。"

澳大利亚防长马尔斯还在那死撑,说往美国船厂砸钱能创造奇迹。可明眼人都知道,造船又不是搭积木,哪是说快就能快的?现在珍珠港倒是有120个澳大利亚工匠在帮工,可这架势活像穷亲戚去富豪家帮厨,就盼着能蹭口饭吃。

特恩布尔急得直拍桌子:"美国人都摊牌了,咱们政府咋还不准备B计划?"这话在理。就像买房子遇上开发商烂尾,聪明人早就该找律师准备维权了,哪能光听售楼处吹"正在积极推进"?可现实是澳大利亚议会跟没事人似的,问都不问细节,活像被灌了迷魂汤。

美国那边倒是把丑话说前头了。考德尔明确表示,光靠修修补补的小改进根本不管用,得来个脱胎换骨的大改造。这话翻译成大白话就是:哥几个别催,等我们先把生产线整明白了再说!可澳大利亚等得起吗?南太平洋现在暗流涌动,邻居们都在扩军备战,总不能让海军官兵拿望远镜当武器吧?

最讽刺的是那个3680亿美元的预算。这价钱都够买三支法国海军了,结果现在可能连个潜艇壳都见不着。难怪澳大利亚老百姓都在嘀咕:当初撕毁法国合同时多潇洒,现在被美国放鸽子就有多狼狈。这就叫"捡了芝麻丢西瓜",不对,是芝麻还没捡着,西瓜已经摔稀碎。

眼下这出戏就像三流言情剧。美国是那个满嘴跑火车的渣男,澳大利亚是死心塌地的傻白甜,英国则是个和稀泥的闺蜜。全世界都看出来要悲剧收场,就当事人还沉浸在"核潜艇自由"的美梦里。要问这事教会我们啥?大概就是:国际军购不是过家家,画出来的大饼,真可能饿死人。

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,推动社会和谐发展。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,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