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“关注”,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,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,感谢您的支持!

前言

近日赖清德可谓是四面楚歌,不仅在岛内政治斗争中连连败北,更在国际上接连碰壁,从美国的冷遇到金砖成员国的公开反制,这位台湾地区领导人的"外交突破"梦想正在破灭。

更令人关注的是面对南非等金砖成员国的正当举措,台当局竟然企图以芯片制裁进行报复,这一系列事件背后,究竟暴露了怎样的政治博弈和地缘战略考量?

岛内"大罢免"遭遇滑铁卢

赖清德上任以来的首个重大政治挫折,来自于他一手推动的"大罢免"投票的惨败,这次针对24名国民党"立委"以及新竹市长高虹安的罢免案无一通过,被岛内舆论普遍视为民众对赖清德当局施政的一次公开审判。

这场政治失利的影响远不止表面数字,民进党内部已经开始出现分化迹象,党内高层纷纷进行自我检讨,甚至有重要干部萌生去意。

更为严重的是这次失败暴露了赖清德在岛内民意基础的脆弱性,也为其后续的政治决策蒙上了阴影,但真正考验赖清德政治智慧的,还在后面。

美国态度转向冷淡

赖清德计划通过"过境"美国来提升其国际知名度的算盘,在美国政治现实面前碰了个大钉子,据报道美国方面已经明确告知赖清德,不得利用窜访所谓"邦交国"为借口,期间"过境"纽约。

这一变化反映了美国对台政策的微妙调整,特朗普即将重新入主白宫,其对华政策虽然强硬,但更加注重实用主义和交易思维,在中美关系大局考量下,美国显然不愿意为了赖清德的政治秀而承担过多外交风险。

虽然赖清德最终还是实现了"过境"夏威夷,但这种"热脸贴冷屁股"的尴尬处境,让其所谓的"外交突破"显得格外苍白。

更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的这种冷处理,实际上是在向台当局传递一个明确信号:不要高估自己的战略价值,接下来发生的事情,更是让赖清德的国际处境雪上加霜。

金砖成员国的正面反制

南非作为金砖组织的重要成员,近期公开宣布将台当局在当地的两个代表处更名并降级,并要求其在约翰内斯堡的"代表处"强制搬迁,这一举措获得了中方的高度赞赏,同时也让赖清德当局颜面尽失。

金砖国家作为新兴市场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,其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,南非的这一举措,不仅体现了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坚定支持,更是在国际社会树立了明确的政治立场。

对于赖清德而言,这无疑是对其"台独"路线的又一次沉重打击,面对南非的正当举措,台当局的反应却暴露了其政治格局的狭隘和手段的粗暴。

台当局的危险报复

面对南非的合理举措,赖清德当局非但没有反思自身的错误路线,反而开始酝酿报复措施,7月29日岛内外事部门负责人颜嘉良公开声称,因为"南非政府漠视台湾的长久情谊",台当局表示"极度遗憾",并计划推出反制措施,其中包括限制芯片输往南非。

这种做法完全是在学习美国的"长臂管辖"和单边制裁手段,更令人担忧的是台当局已经有了"前科":今年6月在美国要求全球禁用华为昇腾AI芯片后,台当局立刻递上"投名状",宣布台湾企业向华为、中芯出口任何芯片及相关技术,必须经过台当局审批。

然而台当局这种"为虎作伥"的行为,已经引起了大陆方面的高度关注和不满,如果台当局胆敢对南非发起芯片禁令,即便南非基于外交考量不进行反制,大陆也必然会出手"管教",台湾地区的芯片产业高度依赖大陆的稀土供应,一旦失去这一关键资源,后果将不堪设想。

地缘政治的深层博弈

赖清德连续遭遇的这三重打击,实际上反映了当前复杂的地缘政治格局,在美国战略收缩、中国影响力不断扩大的背景下,台当局的国际空间正在不断被压缩。

按购买力平价计算,金砖国家的经济总量已超越七国集团,这一变化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,金砖组织代表着全球南方国家的集体崛起,其政治立场和外交选择,往往能够影响国际关系的走向。南非的举措,正是这一趋势的具体体现。

同时美国对台政策的微调,也反映了其全球战略的务实转向,在面临多重挑战的情况下,美国显然不愿意为了台湾问题而承担过多的外交成本,这种变化对于一直"倚美谋独"的台当局而言,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。

更为关键的是大陆方面在台海问题上的战略定力和政策连续性,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,无论是对美国的外交施压,还是对国际社会的政策宣示,都体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。

总结

赖清德连续遭遇的政治挫折,既是其错误路线的必然结果,也是当前国际格局变化的具体体现。

面对复杂的内外环境,台当局应该认清形势,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。

历史的车轮不会因为某些人的固执而停滞,和平发展、合作共赢始终是时代的主流。

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,台海地区终将迎来真正的和平与繁荣。

信息来源

反制南非降等台驻处 台方研议限制输出晶片 中评电讯窜访告吹?外媒:美方拒绝赖清德“过境”纽约 中国新闻网南非发公告:“台北机构”更名降等 台海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