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到国内的重点大学,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“211”“985”这些标签。但你知道吗?在江苏扬州,有一所大学虽然没戴上这些“光环”,却凭借硬核实力在高校圈里闯出了一片天——它就是扬州大学。今天咱们就好好聊聊这所“低调但有料”的大学,看看它到底凭什么被称作“省属高校天花板”。

一、先说结论:扬州大学既不是211,也不是985

先直接回答大家最关心的问题:扬州大学不是211工程大学,也不是985工程大学。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名单,全国共有115所211高校和39所985高校,江苏作为教育大省,虽然有2所985(南京大学、东南大学)和11所211,但扬州大学并不在其中。

不过,没被划入“211/985”并不代表它实力不行。相反,扬州大学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“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”,还是“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”。简单来说,它就是江苏省重点打造的“本土强校”,地位相当于省里的“亲儿子”。

二、为什么说扬州大学是“宝藏大学”?

1. 学科实力:农学、兽医学全国顶尖

扬州大学的王牌学科在农学和兽医学领域。根据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,它的农学、兽医学连续多年位列全国前五,尤其是动物医学专业,和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紧密,堪称“兽医界的黄埔军校”。

更厉害的是,植物保护专业作为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培养首批改革试点专业,考研录取率超过65%,就业率稳定在98%以上。毕业生中30%能进入斯坦福、哥大、浙大、中农等国内外顶尖学府深造,剩下的也大多去了海关、农业农村部、跨国企业等“铁饭碗”单位。

2. 科研经费:不输部分985

别看扬州大学是“双非”(非211/985),科研投入却一点不含糊。2025年,学校学科交叉中心建设经费直接批了400万,还明确要求经费必须用在“刀刃上”——设备费、材料费、国际合作费……每一笔都要有产出。

更值得一说的是导师的“带生门槛”:理工类导师想招博士生,得手握至少50万的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;人文社科类导师也得有10万以上的国家级项目。这种“用经费换人才”的模式,直接保证了科研质量。

3. 师生比例:小班教学,导师“手把手”带

扬州大学的师生比例相当良心。以在职博士为例,平均每位导师带2-3人,部分学科最多4人,还实行“双导师制”(校内学术导师+行业实践导师)。比如农学院导师平均主持4.2个科研项目,经费到账率95%,学生跟着这样的导师,想不学扎实都难。

更贴心的是,学校还搞了“学科交叉导师创新团队”,允许跨学院、跨学科联合招生,每组能额外申请2-3个博士名额。这种“打破壁垒”的培养模式,让学生能接触到更前沿的交叉学科知识。

4. 就业升学:数据亮眼,出路广

扬州大学的就业数据绝对能打:本科生就业率稳定在98%以上,考研录取率超60%,其中30%能进国内外顶尖高校。就算直接就业,毕业生也大多去了海关、农业农村局、跨国公司、国企等“香饽饽”单位。

比如植物保护专业的毕业生,75%都进入了本行业工作,还有校友成了全国劳动模范、何梁何利奖获得者。更厉害的是,2025年学校和国家电网合作,直接输送了7名毕业生;选调生录用人数也超过26人,妥妥的“体制内摇篮”。

三、扬州大学:省属高校的“排面”

虽然没赶上“211/985”的班车,但扬州大学用实力证明:标签不重要,真本事才是硬道理。它是江苏省内唯一一所同时入选“教育部和农业农村部共建高校”“江苏高水平大学A类”的省属高校,全国排名稳居前60(2025年金平果排名),综合类大学排第25,甚至超过了部分211高校。

更关键的是,扬州大学走的是“特色发展”路线:农学、兽医学这些传统优势学科越做越强,同时积极推动产教融合。比如和扬农化工合作的应用化学实验班,小班教学、双导师制,毕业生直接对口行业顶尖企业,这种“名校+名企”的模式,比很多985高校还接地气。

四、总结:不靠标签靠实力,扬州大学值得pick

回到最初的问题:扬州大学是211或985吗?答案是否定的。但它的学科实力、科研投入、就业质量,完全不输部分211高校,甚至在某些领域超越了985。对于考生来说,如果对农学、兽医学感兴趣,或者想找一个性价比高、就业有保障的大学,扬州大学绝对是个“宝藏选择”。

最后说句大实话:选大学不能只看“211/985”的牌子,更要看专业实力、师资水平和就业前景。扬州大学用数据证明,没有“光环”也能成为领域内的“扛把子”。这样的大学,难道不值得点赞吗?

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,快来关注学予明天